融资租赁公司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业务之一,在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融资租赁公司的类型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以下是对融资租赁公司类型及融资租赁行业的全面概览:
一、融资租赁公司类型
1. 按监管机构及性质分类
-
金融租赁公司
- 背景:一般由银行或大型金融机构设立,受到严格的金融监管。
- 特点:对客户要求较高,交易金额较大,利率较低。这类公司通常具有“金融租赁”字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与银行类似。
- 数量:截至2023年末,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数量约为70家,行业主体数量保持稳定。
- 资产规模:截至2023年末,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9%。
-
融资租赁公司
- 分类:进一步细分为内资租赁公司和外资租赁公司。
- 内资租赁公司:一般由各地国资委成立,也有部分成立时为避开监管将股权形式做成外资,但实际上为国企。这类公司业务种类较多,涉及政府项目和民间中小企业融资。
- 外资租赁公司:种类最多的一类,约有20%在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其中较为出色的大多为成熟的外资企业。
2. 按业务性质分类
-
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
- 背景:与设备制造商紧密合作,通常隶属于设备制造商或与其有股权关系。
- 特点:专注于特定领域的融资租赁业务,如工程机械、医疗设备、航空设备等。
-
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
- 背景:独立于设备制造商和承租人,作为第三方提供专业的融资租赁服务。
- 特点:业务范围广泛,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灵活调整业务策略。
-
交运租赁公司
- 背景:专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融资租赁业务。
- 特点:在交通运输、能源板块有较多的资产投向。
3. 按业务模式分类
-
直接租赁
- 定义: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并在业务结束后购买租赁物的业务模式。
- 特点:涉及出租人、承租人和出卖人三方,租赁物由出租人购买并出租给承租人。
-
售后回租
- 定义:承租方将其自有的设备或其他资产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同时与融资租赁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将设备或资产租回并使用。
- 特点:有利于承租方及时盘活其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融资的能力,融资属性更强。
-
杠杆租赁
- 定义:出租人只投入部分资金,其余资金通过将该资产抵押担保的方式向第三方(通常为银行)申请贷款解决,租赁公司然后将购进的设备出租给承租方,用收取的租金偿还贷款。
- 特点:适用于价值昂贵的资产,出租人既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
二、融资租赁行业全览
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总资产规模:截至2023年底,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总资产达到83071亿元,同比增长7.31%。
- 新增业务额:2023年新增业务额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7.85%。
2. 行业监管与政策
- 监管趋势:近年来,国家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政策逐步趋严,旨在引导融资租赁公司回归“融资融物”的经营模式,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重要政策: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对金融租赁公司的出资人资质、公司治理和资本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
3. 行业特点与趋势
- 类信贷业务本质:融资租赁本质上是类信贷业务,凭借更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承受更高的风险,并获取相应的对价。
- 数字化转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行业将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 绿色租赁发展: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绿色租赁将成为融资租赁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 国际化布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融资租赁公司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布局。
4. 行业风险与防控
- 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 防控措施:融资租赁公司将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通过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等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三、总结
融资租赁公司作为连接资金与设备的桥梁,在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融资租赁公司的类型多样,包括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内资和外资)、厂商系、第三方和交运租赁等。融资租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监管政策逐步趋严,数字化转型和绿色租赁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业务转型压力的加大,融资租赁公司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