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国际直销模式争议:保健品市场乱象揭秘
一、美罗国际直销模式的核心争议
美罗国际作为国内知名保健品企业,其“直销+加盟”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引发广泛质疑。根据《直销管理条例》,企业需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方可开展业务,但美罗国际被曝存在“跨区域经营”“团队计酬”等违规行为。
重点内容:2021年,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美罗国际在未获批区域开展直销活动,通过“层级返利”模式发展会员,涉嫌传销。
二、保健品市场三大乱象
1. 虚假宣传与功效夸大
美罗国际旗下产品“灵芝孢子粉”曾宣称“抗癌”“修复细胞”,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表示,保健品不得宣称治疗功能。类似案例还包括某品牌“石墨烯内衣”虚构科技概念。
2. 价格虚高与成本不透明
一款标价2980元的“生物波磁疗床垫”,实际生产成本不足500元。直销模式中的多级分销导致终端价格畸高,消费者成为“韭菜”。
3. 洗脑式营销与老年人 targeting
重点内容:2022年央视曝光某直销企业以“健康讲座”为名,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保健品,美罗国际也曾因类似投诉被约谈。
三、典型案例:美罗国际的“系统崩盘”事件
2020年,美罗国际某经销商团队因资金链断裂导致数千名会员无法提现,涉案金额超2亿元。受害者多为中老年人,投入积蓄后血本无归。此事件暴露了直销模式中“拉人头”的风险本质。
四、监管困境与消费者建议
尽管《电子商务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断完善,但直销企业常通过“打擦边球”规避监管。专家建议:
– 警惕“高回报”承诺,认清直销与传销界限;
– 购买前查询产品“蓝帽子”标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 保留证据,及时向12315投诉。
重点内容: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启动“保健品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美罗国际等企业被列入重点监测名单。
—
通过剖析美罗国际案例,可见保健品市场乱象背后是商业模式异化与监管滞后的双重问题。消费者需提高警惕,避免陷入健康与财务的双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