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培训班怎么样?K12教培机构双减后的新赛道

K12教培机构双减后的新赛道:开培训班怎么样?

双减政策的影响与行业转型

2021年发布的“双减”政策对K12教培行业造成巨大冲击,学科类培训被严格限制,机构面临转型或退出。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23年,全国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5%以上。然而,政策也催生了新的市场机会,如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研学营地等赛道。

重点内容:教培机构需从“学科培训”转向非学科类服务,挖掘家长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新赛道的选择与机遇

1. 素质教育

艺术、体育、编程等素质教育需求激增。例如,新东方转型后推出“东方创科”,聚焦机器人、编程等课程;好未来推出“学而思素养中心”,主打科学实验、戏剧等课程。

实际案例:某地方教培机构“优学教育”转型为“优学艺术中心”,钢琴、美术课程报名人数增长200%,年营收恢复至双减前的80%。

2. 职业教育与成人培训

成人技能培训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IT、短视频运营、考证类课程。高途推出“高途职场”,专注公务员、教师资格证培训;猿辅导旗下“斑马AI课”拓展至职场技能领域。

重点内容:成人培训的复购率低,需注重课程实用性和就业对接。

3. 研学与营地教育

“教育+旅游”模式受追捧。例如,学而思研学推出故宫文化课、航天科技营,单期营收费可达5000-10000元,毛利率超50%。

实际案例:深圳某机构联合当地农场推出“自然教育营”,周末班满员率超90%,家长反馈“比补课更有意义”。

转型的关键挑战

师资重构:学科老师需重新培训(如艺术、编程)。
政策风险:非学科类培训也可能面临规范,需提前合规。
市场竞争:新赛道涌入大量机构,差异化定位至关重要。

结论:开培训班仍有前景,但需精准定位

重点内容:双减后教培行业并未消失,而是转向更细分、更素质化的市场。成功案例表明,机构需结合本地需求,选择高增长赛道,并强化运营能力。

(注:数据及案例仅供参考,实际运营需结合市场调研。)

(0)
上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10:04
下一篇 2025年5月1日 下午10: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