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加盟合同模板:不可抗力条款与法律管辖约定
一、不可抗力条款的法律定义与适用
不可抗力指合同签订后,因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政府行为等),导致一方或双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
– 法律依据: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第79条,不可抗力可免除违约方责任。
– 关键要素:
– 不可预见性:事件在合同订立时无法合理预见。
– 不可避免性:即使采取合理措施仍无法避免影响。
– 因果关系:直接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案例参考: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某国际餐饮加盟品牌(甲方)因中国境内封锁政策无法向东南亚加盟商(乙方)提供设备,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延迟履约。法院认定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但要求甲方提供政府封锁文件作为证据,并协商延长履行期限。
—
二、不可抗力条款的合同设计要点
1. 明确事件范围
示例条款:
> “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洪水、战争、罢工、流行病(如WHO认定的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进出口管制等。”
重点内容:需具体列举,避免模糊表述引发争议。
2. 通知义务与证明要求
– 时限:受影响方应在事件发生后15日内书面通知对方。
– 证据:需提供官方文件(如政府公告、医院证明等)。
3. 法律后果约定
– 终止权:若不可抗力持续超过90日,双方可协商终止合同。
– 责任豁免:受影响方仅免除延迟履约责任,不排除其他条款效力。
—
三、法律管辖约定与冲突解决
1. 准据法选择
建议条款:
> “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按其解释(若加盟方为海外主体,可约定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2. 争议解决机制
– 仲裁优先:约定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或国际商会(ICC)仲裁。
– 管辖权排除:明确排除其他法院管辖权,避免平行诉讼。
案例参考:
某中德跨境电商加盟合同中约定适用德国法律,但争议解决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后因产品质量纠纷,仲裁庭根据德国《商法典》判定德方承担主要责任,体现了跨境合同中法律选择的复杂性。
—
四、模板条款示例
不可抗力条款
> “因不可抗力导致任何一方无法履行合同时,受影响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在30日内提供有效证明。双方应协商解决方案,若事件持续超过6个月,任何一方有权终止合同,且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管辖条款
> “本合同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争议应提交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依其规则仲裁,裁决为终局性。”
—
重点提示:跨境加盟合同需结合目标国法律审查,建议委托专业律师起草,避免因条款缺陷导致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