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价格暴涨?2025年行业乱象揭秘
一、月子中心价格飙升背后的原因
近年来,月子中心的价格呈现爆炸式增长,一线城市高端月子中心的费用已从2019年的5-8万元飙升至2025年的15-30万元。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多重因素:
1. 供需失衡:随着90后、95后成为生育主力,对科学坐月子的需求激增,但优质月子中心数量有限,导致供不应求。
2. 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专业月嫂、护士)、房租及高端食材(燕窝、海参等)价格持续攀升。
3. 资本炒作:部分机构通过“明星代言”“奢华套餐”包装,抬高行业溢价。
重点案例:
上海某知名月子中心“悦榕阁”推出“钻石套餐”,标价28万元/28天,包含私人医生、产后修复仪等,但实际服务被曝与宣传不符,引发消费者投诉。
二、2025年行业乱象:从“服务”到“暴利”
1. 资质造假与卫生隐患
– 部分机构为节省成本,雇佣无证月嫂,甚至伪造“母婴护理资质”。
– 重点内容:2024年北京某月子中心爆发新生儿集体感染事件,调查发现其消毒流程不达标,但仍在高价招揽客户。
2. 捆绑销售与隐形消费
– 消费者签约后,被强制购买“附加项目”(如通乳、产后瑜伽),单次收费高达千元。
– 案例:深圳宝妈李女士反映,原价12万元的套餐最终花费超18万元,因“必须”添加的产后修复项目。
3. 虚假宣传与“网红营销”
– 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夸大服务效果,如“7天恢复孕前体重”“独家秘方催乳”,实际效果存疑。
三、消费者如何避坑?
1. 核查资质:确认机构是否具备《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
2. 签订明细合同:明确服务内容、退款条款,避免隐形消费。
3. 实地考察:观察卫生状况、员工专业性,优先选择开业3年以上的老牌机构。
重点内容: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国家或将出台《月子中心星级评定标准》,通过价格透明化、服务标准化整治乱象。
结语
月子中心本应是母婴健康的守护者,但在资本逐利下,部分机构已背离初心。消费者需理性选择,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加强整顿,还行业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