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实务解析损益类科目
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科目性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是利润表中的重要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未实现损益。
– 科目代码:通常为“610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设置)。
– 核算内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衍生工具等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
重点内容:
– 损益类科目直接影响当期利润,与所有者权益无关。
– 与“其他综合收益”不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
2. 会计处理规则
2.1 确认条件
–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时,期末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本科目。
– 衍生工具:未平仓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需确认损益。
2.2 会计分录示例
案例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
– 年初购入股票100万元,年末公允价值升至120万元。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00
“`
案例2: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跌
– 某房产公允价值从500万元降至480万元。
“`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
“`
重点内容:
– 出售资产时,需将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
—
3. 实务中的常见问题
3.1 与其他科目的区别
– 其他综合收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旧准则)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影响当期利润。
– 资产减值损失:针对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减值,而非市场波动。
3.2 税务影响
– 税法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常不纳税,实际处置时确认应税所得。
– 案例:某企业持有股票公允价值增加50万元,会计上确认损益,但税法暂不征税,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
4. 总结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反映企业短期市场波动影响的损益类科目,需严格区分于其他综合收益和资产减值。实务中应关注其对企业利润的波动性影响及税务处理差异。
重点提示:
– 利润操纵风险: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需加强审计监督。
– 准则差异:国际会计准则(IFRS)与国内准则(CAS)对部分资产分类存在差异,需注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