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属于什么类动物?一文了解爬行纲龟鳖目生物特征
1. 乌龟的分类地位
乌龟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爬行纲(Reptilia)、龟鳖目(Testudines)。作为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龟鳖目下包含约356个现存物种,分为侧颈龟亚目(Pleurodira)和曲颈龟亚目(Cryptodira)两大类。
重点内容:乌龟的演化历史可追溯至2.2亿年前的三叠纪,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如骨质外壳)在演化过程中高度保守。
—
2. 龟鳖目的核心生物特征
2.1 形态特征
– 骨质甲壳:由背甲(carapace)和腹甲(plastron)组成,融合肋骨与脊椎,提供极致防护。
– 无齿喙状颌:以角质鞘替代牙齿,适应杂食性或植食性食性。
– 四肢特化:陆龟具柱状足,海龟演化为桨状鳍肢(如绿海龟 Chelonia mydas)。
重点内容:甲壳并非外骨骼,而是由真皮骨板与表皮角质盾片共同构成,部分物种(如软壳龟 Trionychidae)盾片退化。
2.2 生理与行为
– 变温动物:依赖环境温度调节代谢,常见晒太阳行为(如红耳龟 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 长寿特性:部分物种寿命超百年(如加拉帕戈斯象龟 Chelonoidis nigra,记录年龄达175岁)。
—
3. 典型案例分析
3.1 陆生代表:赫曼陆龟(Testudo hermanni)
– 分布:南欧地中海地区
– 特征:高拱背甲、粗壮后肢,适应干燥环境,寿命约50-80年。
3.2 水生代表:中华草龟(Mauremys reevesii)
– 特征:扁平流线型甲壳,趾间具蹼,中国本土常见淡水龟种。
重点内容:部分龟鳖目物种(如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因人类捕猎被IUCN列为极危(CR)。
—
4. 演化与保护意义
龟鳖目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如海龟维护珊瑚礁健康)。目前约61%的龟鳖目物种受栖息地破坏威胁,保护行动需聚焦栖息地修复与非法贸易打击。
通过了解其分类与特征,我们更能理解这一古老类群的生存智慧与保护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