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属于哪个市?黄河上游民族走廊文化探秘
一、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归属
甘肃临夏全称为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下辖的自治州(地级行政区),不属于任何地级市,而是与兰州市、天水市等并列的省级直辖行政单位。临夏州政府驻地为临夏市(县级市),全州辖1市7县,包括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重点提示:临夏州虽以“临夏市”为名,但两者是上下级关系,临夏市是州府所在地,而非隶属其他地级市。
—
二、黄河上游民族走廊的文化意义
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的交汇点,形成了多民族交融的独特文化走廊。
1. 多民族共生的典型代表
临夏州有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31个民族,其中东乡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民族。例如:
– 东乡族:语言属蒙古语族,信仰伊斯兰教,以“东乡手抓羊肉”闻名。
– 保安族:人口不足2万,擅长“保安腰刀”锻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
2. 宗教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临夏州有“中国小麦加”之称,清真寺建筑融合中式与伊斯兰风格,如临夏八坊十三巷的古建筑群,展现了回族经商传统与宗教生活的结合。
—
三、实际案例:炳灵寺石窟与黄河文化
重点案例:位于临夏州永靖县的炳灵寺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开凿于西秦(公元4世纪),现存窟龛216个,壁画约1000平方米。其艺术风格融合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西域文化,印证了黄河上游作为“宗教艺术走廊”的历史地位。
—
四、结语
临夏州不仅是甘肃重要的民族自治地区,更是黄河上游多元文化的缩影。“民族走廊”的定位使其成为研究中国边疆治理、宗教传播和民族融合的活态样本。未来,需进一步挖掘其文化旅游潜力,推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关键词标红:临夏回族自治州、黄河上游民族走廊、炳灵寺石窟、保安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