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属于哪类降压药?高血压用药机制全解析
1. 厄贝沙坦的药物分类
厄贝沙坦(Irbesartan)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这类药物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从而降低血压。
– 同类药物:还包括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等。
– 核心优势:ARB类药物副作用较少,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干咳副作用的患者。
—
2.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机制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以下生理环节:
2.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
– ARB(如厄贝沙坦):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扩张血管。
– ACEI(如卡托普利):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 区别:ACEI可能引起干咳(因缓激肽蓄积),而ARB无此副作用。
2.2 钙通道阻滞(CCB)
– 代表药物:氨氯地平、硝苯地平。
– 机制:阻断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
2.3 利尿剂
–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呋塞米。
– 机制:减少钠水潴留,降低血容量。
2.4 β受体阻滞剂
– 代表药物: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 机制: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
—
3. 实际案例分析:厄贝沙坦的临床应用
案例背景
患者男性,58岁,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2级,160/100 mmHg),合并糖尿病。既往使用ACEI(依那普利)后出现干咳,换用厄贝沙坦。
治疗方案
– 药物选择:厄贝沙坦 150 mg/日(ARB类)。
– 联合用药:因血压未达标,加用小剂量氢氯噻嗪(12.5 mg/日)。
– 效果:4周后血压降至130/80 mmHg,无干咳或低钾血症。
关键点解析
1. ARB适用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因其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2. 联合利尿剂可增强降压效果,但需监测电解质。
—
4. 总结
– 厄贝沙坦是ARB类降压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起效。
– 高血压用药需个体化,ARB尤其适合ACEI不耐受或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 联合用药是常见策略(如ARB+利尿剂或CCB),但需权衡副作用。
提示:患者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避免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