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的地理归属与区域发展
一、榆林属于哪个省?
榆林市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
重点内容:榆林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40万(2020年数据)。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能源资源富集区和生态治理重点区域。
—
二、陕西榆林能源基地的发展
1. 能源资源优势
榆林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岩盐资源:
– 煤炭储量:预测储量2800亿吨,占全国1/5,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 天然气储量: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1/3。
– 石油储量:探明储量6亿吨,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
重点内容:榆林是国家“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2022年能源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占陕西省GDP的20%以上。
2. 实际案例: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
– 项目规模:规划面积4.3万平方公里,涵盖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产业链。
– 代表性企业:陕煤集团、延长石油、国家能源集团等在此布局。
– 技术突破:全球首个煤间接液化制油示范项目(神华榆林项目)年产能达400万吨。
—
三、毛乌素沙漠治理与榆林生态转型
1. 毛乌素沙漠的挑战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历史上因过度放牧和垦荒导致沙化面积扩大,榆林市沙化土地曾占全市总面积的56%。
2. 治理成效与措施
重点内容:通过70余年治理,榆林境内毛乌素沙漠治理率已达93%,成为中国首个“人进沙退”的典型区域。主要措施包括:
– “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20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从0.9%提升至36%。
– 草方格固沙技术:在沙区铺设草方格固定流沙,结合灌木种植(如沙柳、柠条)。
– 光伏治沙模式:利用沙漠发展光伏产业,如隆基绿能榆林光伏基地,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
3. 实际案例: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 成立时间:1974年,由54名女性民兵组建。
– 治理成果:累计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5条,治理荒漠142平方公里。
– 荣誉: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成为生态治理的标杆。
—
四、结论
榆林作为陕西省能源核心区和生态治理示范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富同兴”的转型。未来需平衡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重点内容:榆林的经验证明,资源型城市完全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与政策引导,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