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属于哪个科室?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1. 甲亢的归属科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属于内分泌科的诊疗范畴。内分泌科主要负责激素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甲亢正是由于甲状腺激素(T3、T4)分泌过多引起的典型内分泌疾病。
– 若医院未单独设立内分泌科,患者可前往内科(普通内科或代谢内科)就诊。
– 合并严重并发症时(如甲亢性心脏病、突眼等),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如心血管科、眼科)。
重点提示:甲亢的初步筛查可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FT3、FT4、TSH)完成,但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和专科评估。
—
2. 甲亢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2.1 典型症状
– 高代谢症状:怕热、多汗、心悸、体重下降。
– 神经系统症状:焦虑、手抖、失眠。
– 甲状腺肿大或结节(部分患者可见)。
2.2 实验室检查
– 必查项目:
– TSH降低(<0.1 mIU/L)
– FT3、FT4升高
– 辅助检查:
– 甲状腺抗体(TRAb、TPOAb)——鉴别Graves病。
– 甲状腺超声——评估肿大或结节性质。
案例1:
一名32岁女性,近期出现心悸、体重下降5kg,查体发现甲状腺Ⅱ度肿大,手抖。实验室检查显示TSH <0.01 mIU/L,FT4 35 pmol/L(正常值12-22),TRAb阳性,确诊为Graves病。
—
3. 甲亢的治疗方案
3.1 抗甲状腺药物(ATD)
– 首选药物:甲巯咪唑(MMI)或丙硫氧嘧啶(PTU)。
– 疗程:通常需12-18个月,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血常规。
3.2 放射性碘治疗
适用于药物无效或复发患者,禁忌于妊娠期妇女。
3.3 手术治疗
– 适应症: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怀疑恶变等。
案例2:
一名45岁男性,甲亢复发2次,药物疗效差,选择放射性碘治疗。治疗后6个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但需终身补充左甲状腺素(优甲乐)。
—
4. 患者管理与随访
– 定期复查:每3-6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
– 生活方式建议: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避免劳累。
重点内容:甲亢治疗需个体化,患者应严格遵循内分泌科医师的随访计划!
—
通过以上指南,患者可明确甲亢的诊疗路径,及时就医并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