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早属于哪个省?上海历史沿革与行政归属变迁

上海最早属于哪个省?上海历史沿革与行政归属变迁

一、上海最早的行政归属

上海最早的行政归属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在秦汉时期,上海地区属于会稽郡(今江苏、浙江一带)。具体而言:
秦代(公元前221-206年):上海地区属会稽郡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延续秦制,仍属会稽郡,后分属吴郡。

重点内容:上海在唐宋以前并非独立行政单位,而是作为沿海滩涂地带,分属周边州县管辖。

二、唐宋至明清时期的行政变迁

1. 唐宋时期

唐代(618-907年):上海地区属苏州府华亭县(今松江区)。
宋代(960-1279年):因港口贸易兴起,上海逐渐成为重要市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设立上海镇,仍属华亭县。

2. 元明清时期

元代(1271-1368年)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隶属江浙行省松江府。这是上海首次成为县级行政单位。
明代(1368-1644年):松江府隶属南直隶(后改江南省),上海县仍为其辖地。
清代(1644-1912年)江南省分拆为江苏、安徽两省后(1667年),上海县属江苏省松江府。

实际案例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法等国设立租界,但行政上仍属江苏省。
1854年上海道台衙门的设立,标志着上海成为江苏省内的重要行政中心。

三、近代以来的行政升级

1. 民国时期(1912-1949年)

1927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直属中央政府,脱离江苏省管辖。
1930年,改称上海市,成为中国首批直辖市之一。

2.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

1949年,上海解放后仍为直辖市。
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等10县划归上海市,形成今日行政版图雏形。

重点内容上海从江苏省分离并升格为直辖市,是中国近代城市化与行政改革的重要标志

四、总结

上海的历史沿革反映了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
1. 秦汉至唐宋:属会稽郡、苏州府等。
2. 元明清:为江苏省松江府辖地。
3. 近代以来:脱离江苏,成为直辖市。

实际案例
2016年崇明县改区,标志着上海全域进入“无县时代”,行政层级进一步优化。

通过梳理可见,上海最早的省级归属是江苏省(前身为江南省),但其历史根脉可追溯至更早的会稽郡与松江府。

(0)
上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下午10:31
下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下午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