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黎平县属于哪个市?侗族大歌非遗保护与旅游扶贫实践
一、黎平县行政区划归属
贵州省黎平县隶属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也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黎平县总面积4441平方公里,下辖25个乡镇(街道),侗族人口占比超过70%,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
二、侗族大歌的非遗价值与保护挑战
1. 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
侗族大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合唱形式闻名,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 活态传承:依赖口传心授,反映侗族历史、伦理与自然观;
– 艺术独特性:复调音乐形式打破“中国无复调音乐”的西方偏见。
2. 保护面临的挑战
– 传承人老龄化:国家级传承人仅剩少数,如吴品仙(1940年生);
– 现代文化冲击: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兴趣减弱;
– 商业化与失真风险:旅游表演可能简化原生态唱法。
案例:黎平县岩洞镇通过“侗族大歌课堂”进校园,培养200余名青少年传承人,但部分村落仍面临传承断层。
—
三、非遗保护与旅游扶贫的协同实践
1. “非遗+旅游”模式
黎平县以肇兴侗寨为核心,打造“侗族大歌实景展演”,形成以下路径:
– 文化体验游:游客参与学唱侗歌、制作侗布,人均消费提升30%;
– 节庆经济:依托“侗族大歌节”,2022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2亿元。
案例:肇兴侗寨村民陆勇妹通过开设民宿和歌队表演,家庭年收入从1.2万元增至8万元,带动20户贫困户就业。
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累计投入1200万元用于侗族大歌数字化记录;
– 贵州省文旅厅项目:2021年启动“非遗工坊”,培训500名手艺人,开发文创产品。
—
四、未来建议
1. 科技赋能传承:建立侗族大歌3D音像数据库;
2. 社区参与机制:确保旅游收益的30%反哺传承人;
3. 国际传播:与东盟国家合作举办民族音乐节。
结论:黎平县通过非遗保护与旅游扶贫的深度融合,不仅守护了侗族文化根脉,更探索出一条“文化变现”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注:标红部分为关键数据与案例,需重点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