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属于什么茶类?武夷山乌龙茶工艺与品鉴等级划分

岩茶属于什么茶类?武夷山乌龙茶工艺与品鉴等级划分

一、岩茶的茶类归属

岩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乌龙茶(青茶)的代表性品类,主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地区。因其独特的“岩骨花香”风味和生长于丹霞地貌的岩石缝隙中而得名,核心品种包括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如铁罗汉、白鸡冠)等。

重点内容
– 岩茶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20%-70%),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 根据国家标准《GB/T 18745-2006》,唯有武夷山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的乌龙茶方可称为”武夷岩茶”。

二、武夷山乌龙茶的独特工艺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复杂,核心流程如下:

1. 萎凋:鲜叶摊晾失水,激活酶活性。
2. 做青(关键工序):通过摇青与静置交替,形成“绿叶红镶边”特征。
– 案例:肉桂做青需摇青4-5次,每次间隔1-2小时,促进花果香形成。
3. 杀青:高温终止发酵,固定品质。
4. 揉捻:塑造条索,挤出茶汁。
5. 烘焙(精制关键):传统炭焙工艺分初焙、复焙、炖火,耗时数月。
重点内容:顶级岩茶需”文火慢炖”,如牛栏坑肉桂需炭焙60小时以上。

三、品鉴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武夷山市茶叶学会标准,岩茶品鉴分为五个维度

| 等级 | 外形 | 香气 | 汤色 | 滋味 | 叶底 |
|————|——————-|——————–|————|———————|—————|
| 特级 | 紧结壮实,砂绿润 | 持久岩韵花香 | 橙黄明亮 | 醇厚鲜爽,回甘强 | 软亮匀齐 |
| 一级 | 较匀整,稍带黄片 | 清香显,但欠持久 | 橙黄 | 浓厚,微涩 | 尚软亮 |

实际案例对比
特级大红袍(母树二代):干茶带“蛤蟆背”(起泡点),入口有焦糖香与矿物质感,耐泡度达10泡以上。
二级水仙:香气以兰底为主,但6泡后水味明显,叶底有少量破损。

四、市场选购建议

1. 认准地理标志:包装需有”武夷岩茶”地理标志及SC认证。
2. 工艺判断:优质岩茶条索紧实,炭火香纯净,无焦苦味。
3. 存储要点:建议避光密封,隔年复焙可提升口感。

重点内容:近年“正岩茶”(武夷山核心产区)与“半岩茶”价格差异显著,如马头岩肉桂(正岩)市价可达万元/斤,而周边县市产茶仅数百元。

(注:本文工艺细节参考《武夷茶经》,品鉴标准依据2023年武夷山茶业局最新修订版)

(0)
上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下午10:26
下一篇 2025年8月2日 下午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