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编制在职业分类中属于什么类型的编制?

银行编制在职业分类中的类型分析

一、职业分类体系概述

职业分类是指按照工作性质、职责内容和技能要求的相似性,将社会职业划分为不同类别的体系。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作为国家标准,将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和1481个细类。

重点内容:在职业分类体系中,银行从业人员主要归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二、银行编制的具体分类

1. 按岗位性质划分

管理类编制:如支行行长、部门经理等
专业技术类编制:如风险管理师、金融分析师等
业务操作类编制:如柜员、客户经理等
支持保障类编制:如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

重点内容:根据《职业分类大典》,银行柜员(职业代码2-06-07-01)明确归属于”金融业务人员”类别。

2. 按用工形式划分

正式编制:与银行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派遣制: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用工
外包制:特定业务外包给第三方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中国工商银行岗位设置

重点内容:工商银行2022年校园招聘显示:
– 总行管理培训生:属于管理类编制
– 金融市场部交易员:属于专业技术类编制
– 网点综合柜员:属于业务操作类编制

案例2:招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影响

随着金融科技发展,招商银行2021年新设”金融科技”岗位序列,这类岗位在职业分类中属于“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职业代码2-02-10),体现了银行职业分类的动态调整特征。

四、特殊编制类型

1. 政策性银行编制:如国家开发银行,其员工属于事业单位编制的特殊类型
2. 人民银行编制:央行工作人员属于行员制,是特殊的公务员序列

五、职业发展路径

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通常呈现以下路径:
“`
业务操作岗 → 专业技术岗 → 管理岗
“`
重点内容: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21年银行业从业人员中,业务操作类占比约65%,专业技术类约25%,管理类约10%。

六、总结

银行编制在职业分类中具有多元复合特征,主要分布在:
金融业务人员(柜员、客户经理等)
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分析师、风险管理师等)
办事人员(行政支持岗位)

随着金融业创新发展,银行职业分类将持续演进,出现更多复合型、科技型岗位类别。

(0)
上一篇 2025年8月19日 下午8:26
下一篇 2025年8月19日 下午8: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