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北部新区现归属哪个行政区?两江新区规划演变

重庆北部新区现归属哪个行政区?两江新区规划演变

一、北部新区的现状归属

重庆北部新区于2016年正式整体并入两江新区,不再作为独立功能区存在。其原辖的人和、大竹林、天宫殿、鸳鸯等8个街道,现由两江新区管委会直接管辖,行政代码仍属渝北区,形成”经济功能区托管行政区”的特殊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注册、户籍管理仍沿用”重庆市渝北区”前缀,但具体事务由两江新区职能部门办理。

典型案例:龙湖晶郦馆项目

该项目位于原北部新区金开大道,现土地证记载”渝北区金山街道”,但规划许可文件盖章单位为”两江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体现了行政区与经济区管理权的分离与融合。

二、两江新区规划演变历程

1. 战略萌芽期(2000-2009)

2001年北部新区正式成立,定位为”现代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36.6平方公里。此阶段重点开发金开大道沿线,形成汽车制造产业带(长安福特、力帆等入驻)。

2. 国家级新区确立(2010-2015)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采用”1+3+3″管理模式:
1个核心:两江新区管委会
3个行政区: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部分区域
3个功能区: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鱼复工业园

3. 整合优化期(2016至今)

2016年实施大规模体制调整
– 撤销北部新区独立建制
– 设立鸳鸯、人和等8个直属街道
– 形成”8+3″招商组团(8大先进制造板块+3大服务业区域)
2021年增设两江协同创新区,引入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等研发机构

三、规划特色与创新

多中心组团式布局

形成”三心两带”空间结构
– 江北嘴金融中心
– 悦来会展中心
– 礼嘉智慧中心
– 嘉陵江生态文旅带
– 长江港口物流带

典型案例:照母山片区演变

原属北部新区的照母山区域,通过规划调整:
– 2010年:规划为住宅组团
– 2015年:升级为”数字经济产业园”
– 2022年:集聚腾讯西南总部、阿里云创新中心等2000余家企业,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四、现行管理体系

| 管理主体 | 管辖内容 | 具体案例 |
|———|———|———|
| 两江新区管委会 | 经济规划、产业布局 | 招商引进京东方第6代AMOLED项目 |
| 渝北区政府 | 民政、司法、人大选举 | 居民身份证办理、社区选举 |
| 市级派驻机构 | 税务、工商、环保 | 两江新区税务局负责税收征管 |

结语

重庆北部新区的行政区划变迁,反映了国家级新区”去行政化、强经济功能”的改革方向。现行体制既保持行政区划稳定性,又强化了经济功能区统筹效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制度创新样本。2023年两江新区GDP突破50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15.2%,印证了规划调整的实际成效。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