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地区现属上海浦东新区
南汇行政区划沿革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整体并入浦东新区,这一重大调整使浦东新区的面积从532.75平方公里扩展至1210.41平方公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原南汇区下辖的周浦、航头、新场、宣桥、惠南、祝桥、大团、老港、书院、万祥、泥城等镇全部划归浦东新区管辖。
此次区划调整并非简单合并,而是上海实施”东进”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资源配置,为临港新片区的设立奠定了重要基础。调整后的浦东新区不仅获得宝贵的土地资源,更实现了产业功能与城市空间的重新整合。
浦东新区发展脉络
第一阶段:开发开放(1990-2000)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四大国家级开发区相继建立。陆家嘴金融城拔地而起,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载体。
第二阶段:综合配套改革(2000-2010)
2005年,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这一阶段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创新和口岸通关改革。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关键金融基础设施集聚效应显著增强。
第三阶段:南汇并入与扩容(2009至今)
南汇划入后,浦东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典型案例包括: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2016年开园,选址川沙新镇(原属南汇区域),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 临港新片区:2019年设立,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
– 大飞机产业:中国商飞总部入驻浦东,C919总装制造基地落户原南汇区域
发展成效与数据支撑
浦东新区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6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6013亿元,占上海全市经济总量的35.9%。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集聚了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期交所在内的13家金融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
特别是在原南汇区域,临港新片区自成立以来,累计签约项目超过1000个,涉及总投资额约5000亿元,形成了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
未来发展规划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浦东新区将建设成为:
1. 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陆家嘴-世博前滩区域)
2.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张江科学城)
3. 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区(外高桥-浦东机场区域)
4. 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洋山港-临港区域)
这一多核联动的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南汇并入后浦东新区获得的战略空间价值,也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提供了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