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在地理区域划分中算偏远地区吗?

宁夏在地理区域划分中算偏远地区吗?

引言

在中国的地理与行政区域划分体系中,”偏远地区”通常指远离经济中心、交通不便、人口密度较低且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及政策定位,在国家标准中明确被划分为偏远地区。本文将从地理特征、政策定义、实际案例及影响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地理与人口特征:符合偏远地区定义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东邻陕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总面积约6.64万平方公里。其地理环境以山地、高原为主(如贺兰山、六盘山),中部为干旱的宁夏平原。以下特征支撑其”偏远”属性:
1. 远离全国主要经济中心:距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均超过1000公里,陆路运输成本较高;
2. 人口密度低:2022年常住人口约728万,人口密度仅为110人/平方公里(全国平均为148人/平方公里);
3. 地形限制交通:西部为沙漠(腾格里沙漠),东部为黄土高原,历史上长期受交通不便制约。

二、政策定位:国家明确划分为偏远地区

国家多项政策将宁夏全域纳入”偏远地区”或”欠发达地区”范畴,具体包括:
《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宁夏被列为鼓励外商投资的欠发达地区;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享受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倾斜,获得高额转移支付以支持基建、教育等领域;
邮政与物流标准:中国邮政将宁夏全境列为”偏远地区”,快递企业(如顺丰、京东)在此类区域收取附加费并延长配送时效。

三、实际案例:偏远性的具体体现

案例1:物流成本与时效

宁夏固原市的电商卖家李某称:”发往江浙沪的快递,首重费用比东部地区高3-5元,且配送时间平均多出2-3天。消费者下单时常因‘偏远地区附加费’放弃购买。” 这直接反映其物流层面的偏远属性。

案例2:人才引进困境

银川某科技企业2023年招聘时,为来自北京的候选人提供30%的薪资溢价,但对方仍因”地理位置偏远、生活配套不足”拒绝offer。宁夏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长期处于末位梯队(2022年位列全国第27位,西部第8位)。

案例3:政策补贴与基建投入

为改善偏远性,国家投资建设:
银西高铁(2020年通车):将银川至西安的旅行时间从14小时缩短至3小时;
“东数西算”工程:中卫市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利用地理偏远性(地价低、气候适宜)发展数据中心集群。

四、争议性:是否仍属于”绝对偏远”?

随着基建完善和政策扶持,宁夏的偏远性呈现相对弱化趋势
1. 交通升级:高铁网络连通华北、西南,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50余条;
2. 数字经济突破:中卫云计算基地吸引亚马逊、美利云等企业入驻,部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3. 城市群建设:银川-吴忠一体化发展,2022年城镇化率达66.04%,高于青海、西藏等省份。

但总体而言,其偏远地区属性仍未根本改变,尤其在乡村区域(如西海固山区)及经济对标东部时尤为明显。

结论:区域性偏远与政策定义的结合

宁夏在国家标准和政策实践中确属偏远地区,但需区分”地理偏远”与”发展水平”两个维度:
– 地理上:远离经济核心区、人口集聚度低;
– 发展上:依赖政策支持,但正通过基建和产业升级逐步改善。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节点建设(如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推进,其偏远性可能进一步弱化,但目前仍是中国区域划分中的典型偏远地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邮政《快递服务标准》。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