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粤北门户的地理坐标与行政归属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归属
韶关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3°53′~25°31′,东经112°53′~114°45′之间。作为粤湘赣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西北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与江西省赣州市接壤,南面与广东省清远市、广州市相邻。全市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二、地理特征与战略地位
韶关地处南岭山脉南麓与珠江三角洲的过渡地带,全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红色砂砾岩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发源于江西的北江作为珠江水系重要支流,其上游浈江、武江在韶关市区交汇形成三江六岸的独特城市格局。
作为广东”北大门”,韶关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咽喉。现存于南雄市的梅关古道始建于秦代,是古代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重要陆路通道,唐代诗人张九龄曾主持扩建此道并留下”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的著名诗篇。
三、现实案例:区域协作中的韶关定位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韶关作为大湾区辐射内陆的桥头堡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开通的广韶高速改扩建工程,将韶关至广州车程缩短至1.5小时,使韶关正式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同时,华南装备产业园作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配套基地,已引进包括明阳智能风电装备制造等37个高端制造项目,总投资额超200亿元。
四、历史沿革与当代发展
韶关在明清时期曾设立”太平关”收取商贸税款,”韶关”之名即由此得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设立韶关专区,1983年改为地级市。当前韶关依托生态优势建设”大湾区生态康养地”,其中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年接待大湾区游客超50万人次,乳源瑶族自治县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韶关不仅是广东省的地理北大门,更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内陆市场的重要战略节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底蕴,正通过现代交通网络和产业协作体系,持续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