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岩茶在茶叶分类中属于何种茶类?

肉桂岩茶在茶叶分类中属于何种茶类?

肉桂岩茶是中国茶叶体系中一类极具特色的茶品,其归属问题需结合工艺、产地及品种特征综合判断。从茶叶分类标准看,肉桂岩茶属于乌龙茶(青茶)类下的闽北乌龙分支,具体为武夷岩茶的代表性品种之一。这一分类依据《中国茶叶分类标准》(GB/T 30766-2014),以半发酵工艺和地理标志保护为核心判定标准。

一、分类依据与工艺特征

1. 发酵程度与工艺特点

肉桂岩茶采用乌龙茶的典型制作工艺,包括晒青、晾青、做青(摇青与静置交替)、杀青、揉捻和烘焙。其发酵程度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约为20%-50%,符合半发酵茶的核心特征。做青过程中叶片边缘发酵红变、中心保持绿色的”绿叶红镶边”现象,是乌龙茶的标志性工艺体现。

2. 地理标志与岩茶属性

根据《武夷岩茶原产地保护管理办法》,只有在福建武夷山行政区划内生产的肉桂品种茶才能称为”肉桂岩茶”。武夷岩茶作为闽北乌龙茶的代表,其独特的”岩韵”(矿物感与醇厚回甘的特征)源于丹霞地貌的风化岩土壤和微域气候,进一步强化了其地域专属分类。

二、实际案例佐证

案例1:武夷山核心产区的肉桂茶

福建武夷山三坑两涧(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流香涧、悟源涧)生产的肉桂茶,被称为”牛肉””龙肉”(分别指牛栏坑、九龙窠产地)。这些茶品在国内外茶叶评比中均以”武夷岩茶”类别参赛,如2021年中国茶叶博览会金奖茶样”牛栏坑肉桂”即被列入乌龙茶组评审。

案例2:与非岩茶产区的对比

广西、台湾等地虽也有肉桂品种茶树,但因缺乏武夷岩区特有的风化岩土壤和加工工艺,制成的茶类归属截然不同:
– 广西肉桂茶多制成红茶(全发酵)或绿茶(不发酵)
– 台湾肉桂茶则归类为包种茶(轻发酵乌龙茶)
这反证了武夷山肉桂岩茶的分类独特性

三、品种与分类体系的关系

肉桂(Cinnamomum cassia)作为茶树品种名,其分类地位需与工艺结合:
“`plaintext
中国茶叶分类体系
└── 乌龙茶(青茶)
├── 闽北乌龙 → 武夷岩茶 → 肉桂(品种名)
├── 闽南乌龙 → 铁观音等
├── 广东乌龙 → 凤凰单丛
└── 台湾乌龙 → 冻顶乌龙等
“`
肉桂岩茶的最终分类定位是:乌龙茶→武夷岩茶→品种细分(肉桂、水仙、大红袍等)

结论

肉桂岩茶凭借其半发酵工艺、武夷山原产地属性及品种特征,明确归属于乌龙茶类中的武夷岩茶子类。其”岩骨花香”的品质特征与乌龙茶的风味标准高度吻合,既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中国茶叶分类体系中闽北乌龙的典型代表。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武夷岩茶GI标识)及SC编码中的乌龙茶类别进行辨识。

(注:文中标红部分为分类核心要点及关键证据)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