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资产属于事业单位资产的范畴?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事业单位资产范畴的专业文章,严格按照您的要求撰写。

事业单位资产范畴详解:定义、分类与实际案例

事业单位资产是保障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明确其范畴,对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及相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系统阐述事业单位资产的范畴、分类,并辅以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一、事业单位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

事业单位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事业单位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在会计实务中,一项资源被确认为资产,通常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与该经济资源相关的服务潜力很可能实现或者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事业单位
2. 该经济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事业单位资产的主要范畴与分类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一)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 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

1.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 实际案例:某市图书馆的银行账户存款、日常报销用的备用现金、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内的零余额账户资金。

2. 短期投资: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
* 实际案例:某科研院所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购买为期6个月的国债。

3.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这些是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债权。
* 实际案例:某大学向校外人员提供培训服务后应收取的培训费;某医院为购买一批急需药品而向供应商预先支付的货款。

4. 存货:事业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或出售而储存的资产,如材料、产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 实际案例:疾控中心储备的疫苗、检测试剂;出版社库存的待售书籍;电视台制作节目所需的耗材。

(二)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

1. 长期投资: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
* 实际案例:某大学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办企业(如出版社、设计院)的长期股权投资。

2. 固定资产:这是事业单位资产的核心组成部分,指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一般设备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 主要类别与案例
* 房屋及构筑物:学校的教学楼、医院的住院大楼、科研机构的实验室。
* 专用设备:医院的CT机、大学的电子显微镜、气象局的气象雷达。
* 通用设备:单位的公务用车、办公电脑、打印机、空调。
* 文物和陈列品:博物馆收藏和展出的文物、标本。
* 图书、档案:图书馆的馆藏图书、档案馆的档案资料。
* 家具、用具、装具:办公桌椅、文件柜、实验台等。

3. 在建工程:指事业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各种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
* 实际案例:某医院正在建设的新门诊大楼,在工程竣工决算并转入固定资产前,其发生的所有成本都计入“在建工程”。

4. 无形资产:指事业单位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
* 实际案例:某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并申请获得的植物新品种权;某电视台拥有的知名节目品牌商标权;事业单位通过划拨或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5. 公共基础设施:指事业单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例如,由市政部门管理维护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广场等。
* 实际案例:某市园林局负责管理的城市公园、公共绿地。

6. 政府储备物资:指事业单位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宏观调控等需要而控制储备的物资
* 实际案例: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管理的战略储备粮、救灾帐篷、应急药品等。

7. 保障性住房:指事业单位为满足社会住房保障需求而控制的住房,例如公租房、廉租房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资产的范畴十分广泛,从有形的房屋设备到无形的知识产权,从流动的货币资金到长期的基础设施,均属于其管理范畴。准确界定和分类资产,是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会计核算、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的前提。随着政府会计改革的深化,对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