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在伤情鉴定中属于轻伤还是轻微伤?

好的,以下是关于“骨折在伤情鉴定中属于轻伤还是轻微伤”的专业文章。

骨折在伤情鉴定中的等级判定:轻伤与轻微伤的界限

在人身伤害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伤情鉴定是划分法律责任、确定赔偿标准及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关键环节。其中,“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其鉴定结论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走向。公众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只要骨折就是轻伤”。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骨折是否构成轻伤,需严格依据国家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判定,其部位、类型、数量及对功能的影响均是决定性因素。

一、 法律依据:核心鉴定标准

目前,我国司法鉴定遵循的核心标准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该标准将损伤程度由重至轻分为三级:重伤、轻伤、轻微伤

* 重伤: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 轻伤: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轻伤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门槛
* 轻微伤: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二、 骨折的等级划分:关键区别点

并非所有骨折都构成轻伤。区分骨折属于轻伤还是轻微伤,关键在于其对人体功能和整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1. 通常构成“轻伤二级”的骨折类型

根据《标准》,以下类型的骨折通常被评定为轻伤二级,这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轻伤等级:

* 四肢长骨骨折:例如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的骨折。这些骨骼是人体的主要承重和活动骨骼,其骨折对功能影响较大。
* 骨盆骨折: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结构,其骨折即使无移位,也常被视为轻伤。
* 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高度达1/3以上)或椎体骨折需手术治疗
* 两节以上椎体横突、棘突或者椎弓骨折
* 鼻骨线性骨折伴有明显移位,或颌骨骨折。
* 手指除拇指外,任一指节离断或者缺失

核心要点:这些骨折之所以被定为轻伤,是因为它们破坏了肢体或躯干主要骨骼的完整性,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固定或手术治疗,并可能遗留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

2. 通常构成“轻微伤”的骨折类型

相比之下,以下骨折因对功能影响极小,通常被评定为轻微伤

* 非主要承重骨的撕脱性骨折:例如因肌肉猛烈收缩导致的骨骼边缘小片撕脱,且对位良好。
* 鼻骨的单纯线性骨折,无明显移位
* 肋骨的一处线性骨折,且未伤及胸膜
* 指骨(末节指骨尤甚)的轻微骨折,无移位,对功能无影响
* 颅骨的单纯性线性骨折,未伴有脑损伤及神经症状

核心要点:这些骨折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或仅需简单固定,愈合迅速,且基本不遗留后遗症,因此其危害性被界定在轻微范畴。

三、 实际案例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上述标准,我们来看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尺骨骨折 → 轻伤二级

* 案情:张某与王某因口角发生斗殴,王某用木棍击打张某前臂,致其疼痛难忍。经医院X光检查,确诊为左侧尺骨中段横行骨折,并有明显移位。
* 鉴定过程:法医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第5.9.3f条(四肢长骨骨折)之规定,认定张某的损伤构成轻伤二级
* 结果: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涉嫌故意伤害罪立案侦查,案件进入刑事程序。

案例二:肋骨无移位骨折 → 轻微伤

* 案情:李某与赵某在小区内因停车问题发生推搡。李某摔倒后感到胸部疼痛。经CT检查,发现其右侧第5肋骨有一处线性骨折,断端对位良好,无血气胸等并发症
* 鉴定过程:法医根据《标准》第5.6.4b条(肋骨骨折)的规定,明确指出“肋骨一处骨折”属于轻微伤
* 结果:此案不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作为治安案件处理,主要对赵某进行行政处罚(如拘留、罚款),并责令其承担李某的民事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

四、 总结

综上所述,“骨折即轻伤”是一个常见的法律认知误区。在专业的伤情鉴定中:

* 关键取决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具体条款。
* 影响四肢主要功能、躯干稳定性的骨折(如四肢长骨、骨盆)多属轻伤。
* 对功能影响极小、愈合良好的轻微骨折(如无移位的鼻骨、肋骨骨折)多属轻微伤。

因此,当遇到涉及骨折的人身伤害案件时,必须委托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由专业法医根据确凿的影像学资料(如X光、CT)和临床病历,严格对照国家标准作出科学、公正的鉴定结论。这份结论,将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法律武器。

(0)
上一篇 2025年10月2日 下午3:57
下一篇 2025年10月2日 下午3: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