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位于哪个更大的地理区域?
一、核心地理位置定位
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四川省省会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从宏观地理格局来看,其所在的大地理区域可划分为四个层级:
1. 第一层级:中国西南地区(宏观区域)
– 涵盖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五省区市
– 成都处于该区域东北部的枢纽位置
2. 第二层级:四川盆地(自然地理单元)
– 位于盆地西部边缘的成都平原核心区
– 地理坐标:北纬30°05′-31°26′,东经102°54′-104°53′
3. 第三层级:成德眉资同城化区域(都市圈层面)
– 以成都为中心,辐射德阳、眉山、资阳的现代化都市圈
二、自然地理区域特征
(一)四川盆地地理构成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具体坐落在:
– 地形过渡带:从川西高原向盆地平原的过渡区域
– 岷江水系核心区:都江堰水利工程滋养的扇形冲积平原
– 气候分界线:亚热带湿润气候与高原气候的过渡带
(二)成都平原的独特性
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具有:
– 海拔450-750米的阶梯状分布特征
– 肥沃的紫色土和冲积土壤
– 河网密度达1.22公里/平方公里的人工水系
三、人文经济区域定位
(一)成渝双城经济圈
2021年国家战略确立的中国经济“第四极”:
– 涵盖四川15市和重庆27区县
– 经济总量占西部地区比重超30%
– 成都作为双核驱动城市之一
(二)实际案例:天府新区建设
通过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的规划可见区域定位:
1. 空间布局:跨越成都、眉山2市的1578平方公里规划区
2. 功能定位: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
3. 交通枢纽:天府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6000万人次
四、交通枢纽辐射范围
(一)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 航空:双流+天府双机场格局,国际航线通达五大洲
– 铁路:“蓉欧快铁” 中欧班列开行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
– 公路:G5京昆、G42沪蓉等国家级高速交汇
(二)实际案例:成渝中线高铁
2022年开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标志性工程:
– 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
– 将成都与重庆的通勤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
– 强化了成都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核心枢纽地位
五、生态地理区域归属
(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成都属于:
– 长江流域:岷江、沱江水系汇入长江
– 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两屏三带”中的川滇-黄土高原生态屏障
–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边缘地带
(二)实际案例:熊猫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设立:
– 涵盖成都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4个市县
– 面积达1459平方公里
– 体现了成都在中国西部生态安全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结论
成都市在地理区位上具有多重层级属性:既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又是四川盆地的地理枢纽,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引擎。这种多层次、复合型的地理定位,使其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支点,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