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材料在分类上属于什么?

好的,遵照您的要求,以下是关于沥青材料分类的专业文章。

沥青材料的科学分类体系

沥青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的基础工程材料,其分类体系科学而严谨。从宏观角度看,沥青材料在分类上属于胶凝材料的一种,具体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中的沥青类。这一根本定位决定了其区别于水泥、石灰等无机胶凝材料的独特性能,如在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加热后软化乃至熔融,以及卓越的憎水性、粘附性和耐久性

为了更精确地指导生产与应用,行业内发展出了基于来源、生产工艺及技术性能的多维度分类方法。

按来源与生产工艺分类

这是最基础且最核心的分类方式,直接决定了沥青的化学组成与基本性质。

# 天然沥青

天然沥青是石油在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地壳压力、氧化和蒸发作用而形成的纯沥青或含有少量矿物的沥青。
特点:纯度较高,环保性好,性能稳定。
实际案例特立尼达湖沥青。该沥青产自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沥青湖。其质地坚硬,需要开采后与石油沥青调和使用。因其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常被用于桥面铺装、机场跑道以及高性能改性沥青的制备,例如在中国港珠澳大桥的部分关键路段中就使用了掺加TLA的改性沥青,以提升铺装层的耐久性。

# 石油沥青

这是目前道路上使用最广泛的沥青,约占全球沥青消费量的95%以上。它是原油提炼过程中的副产品。
特点:产量大,成本相对较低,性能可通过工艺进行调控。
分类:根据精炼程度,又可细分为:
直馏沥青:原油常压或减压蒸馏后的残留物,性能较硬,是道路沥青的主要来源。
氧化沥青:将直馏沥青在高温下吹入空气,使其发生氧化、聚合反应而成。硬度增大,耐热性提高,但低温塑性下降,常用于屋面防水、涂料等领域。
溶剂脱沥青:利用溶剂将渣油中的轻组分萃取后得到,工艺更环保,沥青质量更高。

# 煤沥青

由煤焦油经过蒸馏加工后得到的残留物。
特点含有较多有害物质,温度敏感性高,与矿物材料的粘附性极强
实际案例:由于其较强的毒性和污染性,在道路工程中已基本被淘汰。但目前主要应用于铝用碳素行业,作为生产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的粘结剂,其粘结性能和烧结后的残炭率是关键指标。

按技术性能与使用条件分类

为了满足不同气候条件和交通荷载的需求,工程上更倾向于根据沥青的技术指标进行分类。

# 针入度分级

这是传统且广泛使用的分级体系,以25℃条件下,标准针在5秒内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单位:0.1mm) 作为分级依据,如70号、90号、110号道路石油沥青。
核心逻辑:针入度越大,沥青越软,标号越高。
应用:适用于选择不同气候区域的基质沥青。例如,在中国南方炎热地区,宜选用针入度较小的50号或70号沥青,以提高抗车辙能力;而在北方寒冷地区,则宜选用针入度较大的90号或110号沥青,以增强低温抗裂性。

# 粘度分级

60℃的绝对粘度作为分级依据,如AC-20, AC-30。
核心逻辑:更直接地反映沥青在道路服役高温下的流动抵抗能力,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相关性更好。

# 性能分级(PG分级)

这是目前最先进、最科学的分类体系,由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RP)提出。它基于路用性能,直接模拟沥青在特定最高和最低路面服务温度下的表现。
分级标准:如PG 64-22
“64” 代表该沥青适用于最高路面设计温度不超过64℃ 的地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
“-22” 代表该沥青适用于最低路面设计温度不低于-22℃ 的地区,确保低温抗开裂能力。
实际案例:在中国的一条穿越青藏高原的高速公路项目中,沿线气候条件复杂,既有夏季高温,又有冬季严寒。工程师通过计算,确定了关键路段的极端温度范围,最终选择了PG 76-28这一高性能等级的改性沥青。这一选择确保了沥青路面在高原强烈紫外线照射和巨大昼夜温差下,仍能同时具备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大大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总结

综上所述,沥青材料的分类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来源到性能的立体体系。其根本归属是有机胶凝材料。在实际工程中,性能分级(PG分级) 正日益成为主流,因为它将材料选择与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气候条件和交通荷载直接挂钩,实现了从“经验选材”到“科学设计”的跨越,是现代道路工程技术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0)
上一篇 2025年10月4日 下午6:37
下一篇 2025年10月4日 下午6: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