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入门指南:需要掌握的知识清单
融资租赁是一种贸易与信贷相结合、融资与融物为一体的综合性租赁交易方式。对于想要了解或涉足融资租赁领域的初学者来说,掌握以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一、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
-
定义: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
特征:
-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租赁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而使用权则属于承租人。
- 融资与融物结合:融资租赁不仅解决了承租人的资金需求,还提供了所需的设备或资产。
- 租金分期支付:承租人按合同规定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二、融资租赁的当事人与合同
-
当事人:融资租赁至少涉及三方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
-
合同:融资租赁通常由两个合同构成:
- 买卖合同:出租人与供货商签订的购买租赁物件的合同。
- 租赁合同: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的租赁物件的合同。
三、融资租赁的基本形式
-
直接融资租赁(直租):
- 定义:承租方提出租赁申请时,出租方按照承租方的要求选购设备,然后再出租给承租方。
- 特点:适用于固定资产、大型设备购置,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等场景。
-
售后回租:
- 定义:承租方将自制或外购的资产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再以租赁的形式从出租人处租回并使用。
- 特点:有利于承租人盘活已有资产,快速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
杠杆租赁:
- 定义:出租人只投入部分资金(通常为设备价值的20%~40%),其余资金通过将该资产抵押担保的方式向第三方(通常为银行)申请贷款解决。
- 特点:适用于飞机、轮船、通讯设备和大型成套设备等高价值资产的融资租赁。
四、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
-
风险类型:融资租赁公司常见的主要风险包括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
-
风险管理框架:
- 风险识别:通过对业务类型的分析,识别风险并进行分类判断风险来源。
- 风险分析及评价: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估。
- 风险应对:识别风险应对措施,并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对风险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同时采用风险分担的模式进行分散。
五、融资租赁的租金计算与支付
- 决定租金的因素:包括设备原价及预计残值、利息、租赁手续费等。
- 租金的支付方式:租金通常采用分次支付的方式,具体类型有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等,按支付时间可分为先付租金和后付租金,按支付额可分为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
六、融资租赁的功能与优势
- 融资功能: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利用财务杠杆,配比部分信贷资金,满足承租人的融资需求。
- 融物功能:出租人的购买并出租行为,使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自由流动。
- 投资功能:融资租赁公司具有发现投资机会的能力,可以通过吸收股东投资、借贷、发债、上市等融资手段拉动银行贷款,吸收社会投资。
- 资产管理功能: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帮助经营困难的企业盘活资产,实现资产物尽其用。
七、融资租赁的操作流程
- 商务谈判:确定租赁物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 项目立项调查:包括项目受理、立项申请以及立项评审会审议、表决。
- 项目风险性审查:包括物权审查、价值审查、尽职调查中的租赁物确权和登记。
- 项目期限、担保、租赁物审查:确定租赁期限、担保方式及租赁物的具体细节。
- 租后管理:对租赁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八、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
融资租赁业务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如《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对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投资者和从业者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九、融资租赁的市场与应用
- 市场现状:融资租赁已成为国际上最普遍、最基本的非银行金融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 应用场景:融资租赁适用于企业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为承租人提供了灵活的融资和融物解决方案。
十、如何选择融资租赁产品
- 了解自身需求:明确融资目的、租赁物类型、租赁期限等具体需求。
- 比较不同产品:了解不同出租人提供的融资租赁产品,比较其租金、期限、担保方式等条件。
- 评估出租人信誉: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出租人进行合作,以降低风险。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您可以对融资租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涉足这一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