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属于哪个省?解码长江沿岸铜都的行政归属
一、铜陵的行政归属
铜陵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南部,是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铜陵以“中国古铜都”闻名,其行政归属与历史、地理和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重点内容:
– 所属省份:安徽省
– 地理坐标:北纬30°38′—31°09′,东经117°35′—118°09′
– 毗邻地区:东接芜湖,南邻池州,西连安庆,北靠合肥
二、历史沿革与铜都地位
铜陵的行政归属历经多次调整,但始终未脱离安徽省范畴:
1. 1956年:设立铜官山市(后更名为铜陵市),直属安徽省。
2. 1965年:与池州地区短暂合并,1974年恢复地级市建制。
3. 2016年:枞阳县从安庆市划归铜陵,进一步扩大行政版图。
实际案例:
– 铜矿资源:铜陵因铜得名,境内有3000多年采铜历史,商周时期即为青铜器原料产地。现代铜陵有色集团是中国第二大电解铜生产企业,2022年产值超2000亿元。
– 文化符号:铜陵博物馆藏有西周青铜鼎等国家级文物,印证其作为“铜都”的历史地位。
三、经济与区域协同发展
作为安徽“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之一,铜陵的行政归属强化了其区域经济角色:
– 长江黄金水道:铜陵港年吞吐量超亿吨,是安徽外贸货运枢纽之一。
– 跨省合作:与江苏南京、湖北黄石等沿江城市共建长江经济带产业联盟。
重点内容:铜陵的行政归属(安徽省)为其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优势,例如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明确将铜陵列为“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四、常见误区澄清
部分人因铜陵毗邻江西或江苏,误判其归属。但根据国家行政区划代码(3407),铜陵始终属于安徽省。
结论:铜陵是安徽省的重要工业城市,其行政归属与历史、资源和经济功能深度绑定,“铜都”之名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