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属于哪个市?解码方苞故里的地理坐标
一、枞阳县的行政区划归属
枞阳县现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历史上,枞阳县的行政区划曾多次调整:
– 1949年属安庆专区
– 1988年随安庆地区撤地设市划归安庆市
– 2016年1月正式划归铜陵市管辖(国务院批复)
重点案例:2015年安徽省启动的”区划调整三大工程”中,枞阳县从安庆市划入铜陵市,旨在优化长江沿岸资源配置,强化铜陵作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地位。
二、方苞故里的文化地理意义
方苞(1668-1749)作为桐城派代表人物,其出生地”枞阳镇“(原属桐城县)具有特殊文化坐标:
–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属桐城县东南乡,1949年设立枞阳县时划入
– 地理特征:北倚浮山,南临长江,形成”山水人文”交织的文化景观
– 现存遗迹:方氏宗祠、方苞墓(均属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重点内容:当代枞阳县通过”桐城派文化走廊”建设,将方苞故居与浮山摩崖石刻、桐城文庙等文化地标串联,形成跨市域的文化旅游线路。
三、区划调整后的发展实证
铜陵市接管枞阳县后实施的重点项目:
1. 交通互联: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一级公路(2019年通车,车程缩短至40分钟)
2. 产业协同:枞阳经开区重点承接铜陵有色产业链延伸项目
3. 民生改善:2020年实现城乡医保系统与铜陵市并网运行
数据对比:
| 指标 | 2015年(划转前) | 2022年 |
|————–|——————|————–|
| GDP增速 | 7.2% | 9.1% |
| 城镇化率 | 42.3% | 51.7% |
| 旅游人次 | 280万 | 603万 |
四、地理坐标的现代诠释
枞阳县的双重地理标识:
– 自然坐标:东经117°05′-117°43′,北纬30°38′-31°08′
– 文化坐标:桐城派发源地(与桐城市共享)、长江文化带重要节点
重点内容:2023年《铜陵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枞阳定位为”北翼生态文化发展极“,重点发展文旅康养和绿色农业,与铜陵主城区形成”一江两岸”联动格局。
> 学术注释:当代行政区划调整往往涉及文化认同重构。枞阳虽划归铜陵,但在《安徽文化地图》编纂中,仍与桐城市共同列入”桐城文化圈”,体现文化地理与行政地理的非完全重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