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途物资属于存货吗?一文了解会计分类

在途物资属于存货吗?一文了解会计分类

1. 在途物资的定义与会计分类

在途物资是指企业已购买但尚未到达仓库或生产现场的物资,通常处于运输或交付过程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CAS 1),在途物资是否属于存货,取决于其所有权和风险转移的时点
若所有权已转移至买方(如FOB目的地条款),即使物资未到达企业仓库,仍应确认为存货。
若所有权未转移(如FOB装运港条款),则不属于买方存货,需在卖方账务中体现。

重点内容:在途物资的存货属性取决于合同约定的所有权条款,而非物理位置。

2. 会计准则中的具体规定

根据CAS 1,存货的确认需满足以下条件:
1. 与该存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在途物资若符合上述条件(如已付款且风险转移),则应计入存货科目。

示例科目处理
– 借方:存货——在途物资
– 贷方: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3. 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A公司进口原材料

合同条款:FOB目的地(所有权在货物到达A公司仓库时转移)。
会计处理
– 货物在运输途中时,不属于A公司存货,卖方B公司需确认收入并保留存货记录。
– 货物到达A公司仓库后,A公司借记“存货”,贷记“应付账款”。

重点内容:不同贸易条款(如FOB、CIF)直接影响在途物资的会计归属。

4.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误区:认为“在途物资一定属于存货”。
纠正:需结合合同条款判断所有权转移时点。
税务影响:在途物资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需以所有权转移为前提。

5. 总结

在途物资是否属于存货,核心在于所有权和风险是否已转移至买方。企业需严格依据合同条款和会计准则进行判断,避免财务 misstatement。

重点内容:会计人员应关注贸易合同细节,确保存货分类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5
下一篇 2025年7月1日 下午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