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属于营运车吗?网约车新政下顺风车性质界定
一、顺风车与营运车的法律定义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网约车新政”),营运车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平台接单并提供运输服务的车辆,需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驾驶员资格证。而顺风车(拼车)在法律上被定义为“私人小客车合乘”,其核心特征是:
1. 非营利性:车主与乘客分摊成本(如油费、过路费),而非以盈利为目的。
2. 路线匹配:车主需基于自身出行需求,与乘客路线高度重合。
3. 频次限制:部分城市规定每日接单不得超过2-4次(如北京规定每日2次)。
重点内容:若顺风车行为超出上述特征(如高频接单、路线不符、收取明显高于成本的费用),则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营运,面临行政处罚。
二、网约车新政对顺风车的界定
2023年修订的网约车新政进一步明确:
– 合规顺风车无需办理营运证,但需在地方政府备案。
– 平台责任:网约车平台需对顺风车订单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合乘特征。
争议点:部分车主以顺风车名义实际从事营运活动,平台监管不严导致“灰色地带”。例如,2022年深圳交通部门查处某平台顺风车司机日均接单超10次,最终按非法营运罚款3万元。
三、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1:北京顺风车司机被罚案
2021年,北京车主王某通过某平台接单,每日固定往返通州与国贸,收取费用远超油费成本。交通执法部门认定其行为属于“变相营运”,罚款1万元。法院支持处罚,认为王某“以顺风车之名行网约车之实”。
案例2:上海合规顺风车备案案例
2023年,上海车主李某通过“嘀嗒出行”接单,每日仅接1单且路线与自身通勤一致,费用按平台指导价(每公里0.5元)收取。经备案后,其行为被认定为合法合乘。
重点内容:司法实践中,收费合理性、接单频次、路线匹配度是判定顺风车性质的关键。
四、总结与建议
1. 车主合规建议:
– 严格遵循每日接单上限(参考地方规定)。
– 收费不超过平台公布的合乘成本标准。
2. 平台责任:需通过技术手段(如路线比对、频次监控)防范非法营运。
3. 政策趋势:未来可能进一步细化顺风车与营运车的区分标准,强化数据监管。
重点内容:顺风车是否属于营运车,取决于其是否实质具备营利性。车主与平台均需警惕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