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属于几级伤残?伤残等级评定标准详解
一、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概述
我国伤残等级评定主要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2017年实施),将伤残分为1级(最重)至10级(最轻)。截肢的伤残等级需根据截肢部位、数量及功能影响综合判定。
—
二、截肢对应的伤残等级
1. 上肢截肢
– 双手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1级伤残
– 一侧上肢缺失(肩关节以上):5级伤残
– 一侧前臂缺失(肘关节以下):6级伤残
– 一手缺失(腕关节以上):6级伤残
– 拇指完全缺失:9级伤残
2. 下肢截肢
– 双下肢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1级伤残
– 一侧下肢缺失(髋关节以上):4级伤残
– 一侧小腿缺失(膝关节以上):6级伤残
– 足部缺失(踝关节以上):7级伤残
3. 多肢体截肢
– 三肢以上缺失:1级伤残
– 两肢缺失(上肢+下肢):3级伤残
—
三、实际案例参考
案例1:工伤导致单侧小腿截肢
某建筑工人因事故导致右小腿膝关节以下截肢,经鉴定符合《分级》标准,评定为6级伤残,获赔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当地工资标准计算)。
案例2:交通事故致双上肢缺失
患者因车祸双侧前臂截肢,丧失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鉴定为2级伤残,享受终身护理津贴及高额赔偿。
—
四、注意事项
1. 鉴定机构:需由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中心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报告。
2. 赔偿差异:工伤、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等适用不同标准(如《工伤保险条例》或《民法典》)。
3. 功能代偿:若假肢可部分恢复功能,伤残等级可能下调。
提示:具体等级以专业机构评定为准,建议咨询法医或律师确保权益。
—
如需进一步法律或医学协助,请提供详细伤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