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专业诊疗指南:它属于哪个科室治疗范围?

抽动症专业诊疗指南:它属于哪个科室治疗范围?

1.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Tic Disorders)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重复、无目的的运动或发声抽动。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和类型,可分为:
短暂性抽动障碍(症状持续<1年)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症状持续>1年)
Tourette综合征(TS)(同时存在多种运动抽动和至少一种发声抽动,持续>1年)

重点内容:抽动症常于儿童期起病(5-10岁高发),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3-4倍。

2. 抽动症属于哪个科室?

抽动症的诊疗涉及多学科协作,但首诊科室通常为:
儿科/神经内科(儿童患者首选)
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成人患者)

需联合诊疗的科室
精神科:共患强迫症(OC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时
康复科:行为疗法(如习惯逆转训练)
遗传咨询科:Tourette综合征有家族遗传倾向

重点内容:约50%抽动症患儿共患ADHD或OCD,需多学科评估。

3. 实际案例分享

案例1:误诊为“结膜炎”的抽动症

患者:8岁男童,频繁眨眼3个月,眼科诊断为结膜炎,治疗无效。
转诊:儿科神经内科发现患儿同时有皱鼻、清嗓动作,确诊短暂性抽动障碍
治疗:心理行为干预+家庭教育,6个月后症状消失。

案例2:Tourette综合征共患ADHD

患者:12岁男孩,甩头、骂脏话2年,学习成绩差。
诊断:神经内科联合精神科评估,确诊Tourette综合征+ADHD
治疗:盐酸托莫西汀(ADHD用药)+行为疗法,抽动和注意力均改善。

4. 诊疗流程建议

1. 初步评估:详细记录抽动类型、频率、诱因(压力、疲劳等)。
2. 鉴别诊断:排除癫痫、风湿性舞蹈病、药物副作用等。
3. 分级治疗
轻度:心理教育+环境调整
中重度:行为疗法(如CBIT)+药物(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4. 长期随访:青春期后约1/3患者症状显著减轻。

重点内容:避免过度关注抽动症状,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5. 最新治疗进展

非药物疗法:经颅磁刺激(TMS)临床试验显示部分患者有效。
药物选择:阿立哌唑(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获FDA批准用于TS治疗。

通过规范诊疗,多数患者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早期识别和跨科室协作是关键!

(0)
上一篇 2025年8月15日 下午9:35
下一篇 2025年8月15日 下午9: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