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在茶叶分类中属于红茶还是绿茶?

肉桂在茶叶分类中属于红茶还是绿茶?

在茶叶分类体系中,肉桂属于乌龙茶(青茶)类别,而非红茶或绿茶。这一结论源于中国茶叶六大基础分类标准(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其分类依据主要基于加工工艺,尤其是发酵程度(氧化程度)。肉桂作为武夷岩茶的代表性品种,其工艺特点明确指向乌龙茶范畴。

1 茶叶分类的核心依据:加工工艺与发酵程度

茶叶的分类并非由品种名称或茶树种类决定,而是由加工工艺,特别是“发酵”(酶促氧化)程度主导。具体对比如下:
绿茶(零发酵):经杀青(高温钝化酶活性)、揉捻、干燥制成,最大程度保留鲜叶的绿色和天然物质,如龙井、碧螺春。
红茶(全发酵):经萎凋、揉捻、充分发酵(氧化)、干燥制成,茶多酚氧化率达80%以上,产生茶黄素、茶红素,形成红汤红叶特征,如正山小种、祁门红茶。
乌龙茶(半发酵):工艺核心为萎凋、做青(摇青与静置交替促进部分氧化)、杀青、揉捻、烘焙。发酵程度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10%-70%),形成“绿叶红镶边”及独特花果香,如铁观音、大红袍、肉桂。

2 肉桂的工艺特征与岩茶属性

肉桂(Cinnamomum cassia)在茶叶语境中特指武夷肉桂茶,产自福建武夷山,是武夷岩茶(乌龙茶分支)的当家品种。其制作严格遵循乌龙茶工艺:
1. 萎凋:散失水分,增强酶活性。
2. 做青:关键步骤,通过摇青使叶缘碰撞摩擦,促发氧化反应(形成“红边”),同时内部叶片保持绿色,实现半发酵。
3. 杀青:高温终止发酵,固定品质。
4. 揉捻与烘焙:塑形并发展独特香气,尤其是肉桂品种特有的辛锐“桂皮香”或果香。

武夷岩茶的地理标志保护(GB/T 18745-2006) 明确将肉桂归为乌龙茶。其发酵程度通常控制在20%-50%,与红茶的全发酵有本质区别。

3 实际案例:市场产品与标准印证

案例一:知名品牌产品分类
福建武夷山正山堂、曦瓜等茶企生产的“肉桂茶”,均标注为“乌龙茶”或“武夷岩茶”,包装及执行标准号(如GB/T 18745)均符合乌龙茶规范。
案例二:茶叶审评与大赛
在全国乌龙茶审评大赛中,肉桂常作为单独品类参赛,与铁观音、水仙、大红袍等同属乌龙茶组别,评审侧重其岩韵、香气、滋味层次感,这与红茶审评关注的甜醇、浓强鲜有明显不同。
案例三:消费者常见误解解析
部分消费者因肉桂茶汤色偏橙红(源于烘焙程度较高)误认为其属红茶。实则汤色并非分类绝对标准:高火功烘焙的乌龙茶(如传统型肉桂)汤色可深似红茶,但工艺本质仍为半发酵;而红茶(如金骏眉)即便汤色金红,工艺仍为全发酵。

4 总结:为何肉桂不是绿茶或红茶?

非绿茶:绿茶未经发酵,杀青为首要工序;肉桂则经历做青促进氧化,且不经过绿茶特征的蒸青或炒青杀青(乌龙茶杀青在做青之后)。
非红茶:红茶需揉捻后充分发酵至完全氧化;肉桂在做青后即通过杀青终止氧化,保留部分未氧化茶多酚,呈现半发酵特征。

结论:肉桂从工艺、标准及市场实践层面,均归属于乌龙茶(青茶)。理解茶叶分类需紧扣工艺本质,避免因名称、汤色或香气产生误判。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