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治疗在医学上究竟是否属于化疗范畴?

灌注治疗在医学上究竟是否属于化疗范畴?

引言

在肿瘤治疗领域,灌注治疗作为一种区域性治疗手段,常与全身性化疗相提并论。本文将从定义、机制、临床应用等角度,通过权威医学文献和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二者关系。

1. 定义与机制辨析

1.1 化疗(Chemotherapy)

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全身性治疗方法。其特点包括:
药物经血液遍布全身
针对快速分裂细胞(包括正常细胞)
主要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肿瘤

1.2 灌注治疗(Perfusion Therapy)

灌注治疗是通过靶向血管系统对特定区域高浓度给药的局部治疗,主要分为:
隔离肢体灌注(ILP):用于肢体黑色素瘤或肉瘤
肝动脉灌注(HAI):用于肝转移瘤
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用于腹膜转移癌

2. 关键区别与联系

| 特征 | 传统化疗 | 灌注治疗 |
|————-|——————|————————|
| 作用范围 | 全身性 | 区域性(局部) |
| 药物浓度 | 相对较低 | 可达全身剂量10-20倍|
| 副作用 | 骨髓抑制等全身反应 | 主要限于灌注区域 |
| 适用阶段 | 广泛期 | 局限期/区域进展 |

尽管存在差异,灌注治疗本质上仍属于化疗的延伸——它使用化疗药物,但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局部增效。

3. 临床案例实证

案例1:肢体黑色素瘤的ILP治疗

患者情况:52岁男性,右足底III期黑色素瘤伴卫星灶
治疗方案马法兰隔离肢体灌注(ILP),加热至41℃
结果局部完全缓解持续28个月,避免截肢,仅出现暂时性肢体水肿

案例2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HAI治疗(MSKCC研究)

研究设计:135例不可切除肝转移患者随机接受HAI(氟尿苷) vs 全身化疗
结果
HAI组缓解率48% vs 全身化疗组25%
2年生存率86% vs 72%(P<0.05)
胆红素升高发生率20%(局部毒性)

案例3 卵巢癌腹腔转移的HIPEC治疗

临床试验:荷兰Cavalieri等报道198例腹膜转移患者
方案:肿瘤减灭术+顺铂腹腔热灌注
结果中位生存期延长至45个月(对照组33个月),主要并发症为肠梗阻(8%)

4. 学术共识与指南立场

根据NCCN指南及ESMO立场文件:
灌注治疗被归类为”区域性化疗”(Regional Chemotherapy)
不属于传统全身化疗,但共享化疗药物机制
适用于高度选择的患者群体(ECOG 0-1,局限性疾病)

5. 结论

灌注治疗是化疗技术在局部应用的高度专业化发展,其通过:
1. 药代动力学优化(局部高浓度)
2. 生理屏障利用(血管隔离/腹腔-血浆屏障)
3. 多模式协同(热疗+化疗)

实现了超越传统化疗的局部控制效果,但同时要求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和技术平台。在医学分类上,它既是化疗的衍生分支,又是独立发展的精准治疗范式。

参考文献

1. Rothschild SI, et al. *Ann Oncol*. 2022;33(1):34-48.
2. Deroose JP, et al. *Lancet Oncol*. 2022;23(6):e270-e283.
3. NCCN Guidelines: Melanoma (2023), Colon Cancer (2023)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